本報見習記者 馬 姜
5月6日中午,老人們在共享食堂內就餐。
5月6日中午,陽光透過窗戶灑進屋內,光影交錯在干凈明亮的地面上,空氣中彌漫著陣陣飯菜的香氣,在不銹鋼盆中豆腐、粉條、西葫蘆被燉得熱氣騰騰,十幾位老人正在用餐。這是位于商州區(qū)陳塬街道上河村的上河郵愛共享食堂里的溫馨一幕。
“每天中午我都來這里吃飯,食堂做得很合我們老年人的口味。”老人崔彩娃端著飯碗,臉上滿是笑意。
上河村一些老人的子女長期在外務工,就餐不便成了留守老人生活的難題。為了破解老人“吃飯難、吃飯愁”的困境,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結合駐村幫扶實際,投入幫扶資金打造建設了上河郵愛共享食堂這一暖心民生項目,專門面向村里的留守老人、獨居老人和特困人員,為他們提供熱乎的飯菜。
“老人自己做飯不方便,家里冰鍋冷灶的,經常是湊合著吃,我們就想著必須讓老人吃上一口熱乎飯。”回憶起建共享食堂的初衷,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駐上河村第一書記王海瓊語氣堅定。
為了節(jié)約成本、提高效率,她和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干部一起實地走訪、反復商量,最終決定依托上河村原有閑置小學的廚房和餐廳場地資源進行升級改造。
“原來的房子空著也是空著,我們就把廚房重新修繕,水電管道全部改造到位,購置新的灶具、冰箱、消毒柜,既節(jié)約了成本,又提高了利用率。”王海瓊介紹道。
“我現在也是持證上崗了!”看著手里的健康證,食堂工作人員孔慶榮笑著說。為了嚴把食品安全關,共享食堂的工作人員全部持有健康證上崗。食材方面,由村干部統一聯系城區(qū)菜店進行專人配送,每日進行菜品留樣。食堂還通過了市場監(jiān)管部門的審批,取得了食品經營許可證。
“食堂每周還會提前制定菜譜,飯菜既講究營養(yǎng)均衡,也會考慮到老年人牙口和腸胃等實際情況,這一切為的就是讓老人們在食堂吃得舒心,子女們在外工作更加放心。”上河村黨支部書記王永鋒說。
食堂運轉起來,光靠一兩個人忙不過來,于是黨員干部、志愿者與熱心村民一起上陣。有人掃地擦桌子,有人取餐遞餐具,還有人專門守在門口,攙扶著腿腳不便的老人就餐。一到飯點,飯菜香氣撲鼻,整個食堂都蕩漾著煙火氣和濃濃暖意。
“飯菜有人做、碗筷有人刷,最重要的是有人和我說話解悶。”王鳳香老人說,“以前一到吃飯時間就發(fā)愁,現在每天都盼著來這里。”
小小食堂,大大溫情,一餐餐熱飯,一張張笑臉,不僅暖了老人們的胃,也暖了老人們的心。上河郵愛共享食堂正以一餐一飯,用心托起老人們的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