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今年讀初二,我特意在多個手機應用上開啟未成年人模式。但沒過幾天,孩子就找到了‘竅門’:卸載軟件后,用家里老人的身份信息重新注冊,或者干脆和同學在別處租用成年人賬號……”山西太原市讀者侯婷近日來信表示,有關部門出臺了規(guī)章制度,家長花心思設置未成年人模式,為什么還能被孩子輕易解除?
為系好未成年人的網絡“安全扣”,國家網信辦4月發(fā)布了移動互聯網未成年人模式,在原有青少年模式的基礎上升級建設未成年人模式,不僅在使用時段、時長、功能和瀏覽內容等方面作出限制,還將覆蓋范圍延伸至移動終端、應用程序、應用程序分發(fā)平臺,方便家長一鍵管理。然而,記者調查發(fā)現,未成年人模式在不同平臺上的執(zhí)行力度不一,功能實效參差不齊,審核寬松、易被繞過等問題仍然存在。
實名認證簡單、自解難度較低,解除未成年人模式并不難
前不久,江蘇南通市讀者張放反映,今年4月開始,她發(fā)現自己9歲的孩子在“4399小游戲”開發(fā)的一款“主宰世界”類型游戲里,累計充值了4769元。
“這是一款支付寶小程序游戲,沒有獨立賬號和密碼,孩子直接用我的支付寶賬號就能一鍵登錄,根本沒有人臉識別和其他認證?!睆埛耪f自己的收入并不穩(wěn)定,這筆錢對她來說是筆不小的支出。
像張放這樣的遭遇并不少見?!昂谪埻对V”平臺上,不少家長反映,孩子常常借用家長或親友的成年人賬號信息,繞開游戲平臺和社交軟件的實名認證。網友“正義喵”投訴,孩子用已開啟青少年模式的QQ賬號登錄了“和平精英”游戲。因為注冊賬號身份為青少年,所以游戲的防沉迷系統(tǒng)也以青少年的標準開展監(jiān)控。但問題是,孩子發(fā)現游戲允許他重新申請實名認證,于是偷偷用外婆身份證進行認證,成功避開防沉迷系統(tǒng)的監(jiān)控,還拿著所有零花錢跑到小賣部,把現金轉進微信賬戶,一口氣往游戲里充值了1374元。
“既然游戲是用已開啟青少年模式的第三方賬號登錄的,為什么還能允許更換實名認證信息,這不是給孩子留出操作空間嗎?”網友“正義喵”無奈留言道,游戲客服最終以“系統(tǒng)檢測為成年人登錄”為由拒絕退款。
除了身份核驗不到位,不少讀者還發(fā)現,一些應用上的未成年人模式破解難度較低,孩子稍加摸索,就能找到門路。
江蘇南京市讀者劉先生反映,他給上小學的女兒在手機上設置了多款APP的未成年人模式,沒想到“漏洞一個接一個”。
“她先是發(fā)現小紅書可以通過卸載重裝的方式跳出未成年人模式限制:先卸載軟件,重新下載后換個沒有開未成年人模式的其他賬號登錄并退出,然后再重新用原賬號登錄,就不再是未成年人模式了?!眲⑾壬f,他最初只覺得是個偶然,沒想到女兒很快又摸索出更多門路——孩子使用的小米手機有“應用雙開”功能,即應用分身,可以復制出一個新應用再登錄,就沒有任何限制了。
不僅如此,一些社交軟件的未成年人模式也存在問題。劉先生同樣給女兒的微信設置了未成年人模式,但由于自己不了解軟件使用規(guī)則,最開始使用的是微信登錄密碼管理。“她有手機號,可以直接用手機號修改微信密碼,再給自己退出未成年人模式。”劉先生無奈地說,“沒辦法,我只能把微信登錄密碼管理修改為獨立密碼管理,這才成功限制孩子使用軟件?!?/p>
實名認證和破解難度低的漏洞,往往也讓未成年人模式相關的功能限制形同虛設。記者梳理發(fā)現,不僅是游戲賬戶,一些社交、短視頻平臺同樣具備充值、打賞、提現功能;在沒有交易風險提示的情況下,有些平臺的未成年人模式仍默認開放借貸、理財等金融入口。
“孩子意識不到充進游戲的錢可能是一家人整月的生活開銷,也沒有風險意識,出了問題只能由我們兜底。”張放無奈地表示。
通過網絡平臺發(fā)廣告,低價租號、代刷人臉,破解未成年人模式成灰色交易
除了一些平臺設置的“門檻”過低,還有不法分子專門針對未成年人模式做起灰色生意。
最常見的是租號。游戲用戶為了嘗試不同道具、裝備或更高等級的游戲賬號,選擇在電商平臺上租用、購買他人賬號,本是一種較常見的消費方式,卻也成了一些人破解未成年人模式的方法。
在各種電商平臺以某游戲名稱加“租號”為關鍵詞進行檢索,能看到大量提供租號服務的店鋪。這些服務最低等級的號1小時僅需5元,租期靈活,從1小時到一整天都有,高等級號收費稍高。雖然平臺商品頁面和機器客服都有“未成年人需遵守國家相關規(guī)定,經監(jiān)護人同意”等提醒語,但當記者以顧客身份向多家店鋪詢問時,不少店鋪客服表示,賬號一經登錄,一般不會再彈出動態(tài)人臉核驗,不需要額外身份驗證。有的店鋪客服還表示,不管是否是未成年人,都承諾“賬號能登,不會刷臉驗證,放心玩”。
為了規(guī)避平臺監(jiān)督,部分用戶還會繞開電商平臺,轉向QQ群、微博超話、二手交易等其他平臺渠道,私下進行租號交易。
除了租號,還有公開打出“代破解未成年人模式服務”的招牌。在一些社交平臺,能看到不少“求解除青少年模式”的帖子,評論區(qū)也會有“斯我”“30r幫解”等留言。為了躲避平臺對評論的關鍵字監(jiān)管,這些留言都會采用諧音、指代等隱晦表達,比如:“斯我”即私信找我咨詢,“30r幫解”即支付30元就能代破解未成年人模式。
而代破解業(yè)務也方式多樣,最常見的一種是提供話術和教程,通過反復申訴解除人臉限制。在小紅書,記者私信了一名自稱可以“小償幫解人臉”的用戶。支付15元后,對方發(fā)來一整套詳細教程:在騰訊健康系統(tǒng)的“服務與幫助”界面,輸入一段固定的話術,聲稱“賬號借給朋友用之后頻繁彈人臉,麻煩客服幫忙解除”,再按照對方提示,每天分批次申訴,控制間隔?!皥猿?到7天,就可以解開?!痹撚脩舯WC說。
一些未成年人用戶也在社交平臺上分享過自己的類似經歷。有網友在小紅書發(fā)布了某款網易游戲的“破人臉教程”,稱自己的賬號實名與綁定手機號并不一致,只要反復向人工申訴“是因借號導致的人臉失敗”,盡管無法徹底更換綁定的人臉信息,但足以解除短期限制。
還有一些賣家提供“遠程代掃人臉、換實名”的相對高價服務?!吧婕皩嵜畔⒏闊卿涃~號、重新掃人臉換綁?!币幻u家告訴記者,完成后用戶再登錄即可暢玩,后續(xù)也不會頻繁彈出驗證,報價88元。
更隱蔽的一種是“異地過人臉”。記者付款后,一名賣家向記者演示了完整流程:購買他人賬號后,若在游戲過程中遇到人臉識別彈窗,先下載一款網絡加速軟件,將IP節(jié)點切換至與號主一致的地區(qū),再讓賬號原持有人遠程掃碼完成認證?!斑@樣相當于在同一個地區(qū)登錄,系統(tǒng)就很難識別是異地操作?!辟u家表示,平臺一般只有在監(jiān)測到賬號頻繁在不同設備間切換時,才會彈出動態(tài)人臉核驗,“只要配合得好,基本不會被發(fā)現?!?/p>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是一項系統(tǒng)性工程,需要各方合力
未成年人身為互聯網“原住民”,面對復雜的互聯網技術、泥沙俱下的數據信息,自我保護的意識、能力都相對欠缺?!敖ㄔO移動互聯網未成年人模式目的是支持鼓勵平臺優(yōu)化未成年人模式,把未成年人保護的各項舉措落到實處,共同營造安全健康、清朗向上的網絡環(huán)境?!敝袊嗣翊髮W新聞學院副教授楊鋼元說,然而,上述灰色渠道和不法分子破壞了本應安全健康的網絡環(huán)境,給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帶來風險和隱患。
對此,楊鋼元建議平臺方要進一步完善自身未成年模式建設,自查自糾,修補可能被鉆空子的系統(tǒng)漏洞;嚴格登錄前的實名身份認證,采取身份證認證、人臉識別等多重手段;對推文、評論、社群等可能存在不良教學、交易的場景進行關鍵詞檢測,時常更新關鍵詞庫,對諧音、指代等隱晦說法保持警惕。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于2024年施行,明確了一個網絡空間中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共同體。“除了平臺方,這個共同體包括家庭、學校、政府以及智能終端的生產者、銷售者?!北本煼洞髮W新聞傳播學院未成年人網絡素養(yǎng)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表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是一項系統(tǒng)性工程,需要各方合力。
方增泉認為,網信部門應加強對網絡空間的法律法規(guī)建設,完善青少年網絡保護政策體系,推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落地實施,明確平臺責任、家長職責與學校義務,建立網絡內容審核、時間管理、隱私保護等方面的剛性規(guī)范。同時,網信、公安等部門可聯合定期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打擊傳播低俗、暴力、色情等不良內容的平臺和賬號。
除了屏蔽違法、不適應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fā)展內容的硬性約束之外,多數軟件一旦開啟未成年人模式,推送內容存在單一化、低齡化問題,難以滿足不同年齡青少年的特色需求。安徽馬鞍山市讀者劉樂怡建議,未成年人模式需根據未成年人不同的年齡分層,進行不同內容的分類。在此基礎上,平臺應該依托兒童內容創(chuàng)作者、版權資源、權威機構等,篩選海量內容納入未成年人模式,大幅擴充適合未成年人的優(yōu)質內容?!盀榱斯膭钇脚_增加更多、更豐富的適合未成年人觀看的內容,可以采用黑名單或者白名單方式擴充內容,讓未成年人模式里的服務更多樣、更具吸引力?!彼f。
家長在使用未成年人模式管理孩子使用手機時,自身也要以身作則。“少玩手機,多陪孩子,給孩子正向引導?!狈皆鋈f,可以與孩子協(xié)商制定科學的家庭上網規(guī)則,建立開放、平等的家庭溝通機制,通過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良好榜樣,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發(fā)展。
?。▌t鴻參與采寫)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14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