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鵬作(新華社發(fā))
掃描二維碼看“融”觀中國主頁
現(xiàn)在提到“飯圈”,常讓人想起“亂象”。
社交網絡里,“對家”粉絲互撕;短視頻平臺上,營銷號炒作八卦;機場、劇院、體育館等公共場所,極端粉絲聚集擁堵。就在近日,還傳出某明星粉絲在飛機滑行階段強闖公務艙的視頻,令人咋舌。
今年4月,網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持續(xù)加大對“飯圈”問題治理力度,依法嚴懲拉踩引戰(zhàn)和攻擊謾罵等行為;隨后,網信部門又依法查處一批涉偷拍跟拍、虛假爆料等行為的低俗炒作娛樂明星信息賬號。
“飯圈”亂象是如何產生的?如何有效遏制?記者進行了采訪。
流量經濟,催生“飯圈”文化
“混‘飯圈’這幾年,我每天像打了雞血?!?7歲的浙江女孩千千說。
她細數自己的“戰(zhàn)績”:熬夜切換多個賬號為偶像“輪播”(即用多個小號重復轉發(fā)某條內容);自學修圖,在多個后援會擔任美工,設計應援物;參與組織線下活動……
千千曾在一篇帖子里寫道:“雖然累,但追星帶給我很多快樂,讓我學到新技能、交到新朋友,給我一個消解生活壓力的避風港?!?/p>
今年,千千心儀的偶像爆出負面新聞,她也卷入幾場粉絲間的網絡罵戰(zhàn),感到身心俱疲。“隔幾分鐘就忍不住刷一次手機,生怕又在吵架?!彼萑朊悦#籂奚鼤r間精力、花費真金白銀,換來后臺一串數據,到底值不值得?
在社交媒體上檢索“飯圈”等詞,常能看到這樣的感慨。
不少粉絲和千千一樣,雖然在追星中獲得情緒價值,卻因后援會、粉絲站里的煽動對立、造謠攻擊乃至非法集資等亂象,不堪其擾、萌生退意。
對于不追星的“圈外人”,“飯圈”亂象同樣讓人頭疼。
無論是機場聚集,還是網上罵戰(zhàn),一些極端粉絲的行為已經影響到人們正常生活,破壞公共秩序。
今年6月,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有粉絲追逐明星時情緒激動,發(fā)生沖突,擾亂公共場所秩序,被處以警告的行政處罰。5月,最高人民法院也公布一起案例:三人因追星持續(xù)侮辱、攻擊他人,被判賠禮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還有“三觀跟著五官跑”為劣跡藝人辯護等行為,更是敗壞社會風氣,尤其對青少年成長產生錯誤價值導向。
不止于文娛領域,凡有流量處,都可滋生“飯圈”。2024年巴黎奧運會期間,部分體育粉絲無底線地進行拉踩、網暴,嚴重影響到運動員備戰(zhàn)心態(tài)、競技狀態(tài)和比賽安全。
有人拋出“飯圈三問”:“飯圈”到底有什么“魔力”?為啥能讓這么多人出錢出力?又為何帶來如此廣泛的負面影響?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晏青認為:“粉絲文化的演變離不開媒介技術的發(fā)展。”
過去,文娛行業(yè)主要由經紀公司、廣告公司等市場主體進行商業(yè)運營;今天,借助平臺制造的“打榜”等機制,“流量邏輯”與商業(yè)利益掛鉤,粉絲組織和團體自己就能集合天南海北的資源,“捧紅”某個明星。
相較于傳統(tǒng)追星模式,粉絲直接參與明星商業(yè)運營,互動頻次更高,更能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
“飯圈”亂象,為何屢禁不止
“飯圈”亂象,社會關注已久。
2021年的一檔選秀節(jié)目中,“倒牛奶打投”一石激起千層浪。
隨后中央網信辦開展專項行動,累計清理負面有害信息15萬余條,處置違規(guī)賬號4000余個,關閉問題群組1300余個,解散不良話題814個,攔截下架涉嫌集資引流的小程序39款,對網絡綜藝節(jié)目進行專項排查整治。
但時至今日,仍有非法集資、拉踩引戰(zhàn)等行為,通過更換交易平臺、使用黑話暗語等方式“卷土重來”。
“飯圈”亂象為何屢禁不止?監(jiān)管難點在哪?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學院研究員孫佳山認為:“問題的根源之一,在于粉絲組織擁有調動資金、人員等強大的組織和動員能力,卻沒有被識別為新的市場主體,沒有得到稅務、工商等部門的有效監(jiān)管?!?/p>
以應援集資為例。根據《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粉絲團體為應援明星發(fā)起的集資,不承諾投資回報,因此本身并不違法。然而實際上,參與集資暗藏多重風險。
有人爆料:為給偶像慶生,某應援組織曾向每位粉絲收取1000元,承諾用于投放戶外大屏,結果并未實現(xiàn),“錢全打了水漂”。
維權也存在困難。一方面,粉絲應援依托互聯(lián)網平臺,組織者往往匿名,增加追查難度;另一方面,受害者中未成年粉絲較多,他們的錢很多來自父母,受騙后不愿聲張,也不了解舉報、維權的渠道。
還要看到商業(yè)機構的介入。
今年4月,網信部門督促網站平臺依法依約關閉和長期禁言處置一批低俗炒作緋聞丑聞八卦的違法違規(guī)賬號。其違法違規(guī)之處,包括偷拍跟拍明星非公開行程,發(fā)布未經核實的“爆料”信息,編造轉發(fā)不實信息,借“標題黨”和虛假預告等形式制造噱頭、惡意博取流量等。
據業(yè)內人士爆料,不少明星八卦類賬號都掌握在MCN機構手里。
“網絡平臺、經紀公司等商業(yè)機構,參與正常范疇的商業(yè)運營無可厚非,但如果通過買賣流量、刻意煽動對立情緒、挑起互撕、制造焦慮等手段來達到商業(yè)目的,扭曲廣大青少年的價值觀,就必須嚴厲打擊?!睂O佳山說。
規(guī)范“飯圈”,需要多方合力
整治“飯圈”亂象,該從哪下手?
網絡討論中,有人將矛頭指向粉絲,斥其“缺乏理智”;有人批評明星,指責其縱容粉絲極端行為,“一個巴掌拍不響”……
對此,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師尹一伊認為:不能“甩鍋”給明星、粉絲等單一主體?!叭勒牟庞锌赡苁盏匠尚??!?/p>
還有專家指出,粉絲群體高度組織化,容易被煽動引導,“飯圈”治理不只是簡單的文娛行業(yè)問題,也關乎社會穩(wěn)定。想要解決問題,必須多方參與、長遠布局。
具體怎么做?
國家廣電總局發(fā)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祝燕南認為,首先要厘清對象,對不同主體采取不同手段:明星經紀公司、文娛平臺、商業(yè)機構是治理的對象;對于粉絲,尤其是青少年群體,則要做好引導教育。
為提升治理效能,要對涉及“飯圈”運營的工商營業(yè)主體進行充分識別,將各類粉絲組織和團體納入監(jiān)管體系,讓它們“在陽光下”運營。長期看,還要通過輿論引導、宣傳教育,揭開“飯圈”的“神秘面紗”,讓全社會感知到問題的存在。
在引導教育方面,從家庭、學校到社會,都應當努力為新一代青少年提供充滿包容、尊重的成長環(huán)境,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價值觀,依法保護未成年人權益。
資料鏈接 ???
整治“飯圈”亂象,網站平臺怎么做?
1. 取消明星藝人榜單
2. 優(yōu)化調整排行規(guī)則
3. 嚴管明星經紀公司
4. 規(guī)范粉絲群體賬號
5. 嚴禁呈現(xiàn)互撕信息
6. 清理違規(guī)群組版塊
7. 不得誘導粉絲消費
8. 強化節(jié)目設置管理
9. 嚴控未成年人參與
10. 規(guī)范應援集資行為
?。▉碓矗褐醒刖W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