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帶著戀戀不舍的心情離開了杜鵑奇峰,離開了鐵樺櫟家族,從山凹處下到谷底,桶狀峽谷足有50米深。令人驚奇的是,谷底龍?zhí)渡系钠俨际怯蓶|向西傾瀉而下,然后轉一個彎流向東南方向,形成一個更大的瀑布。潭邊疊石形成的絕壁上的那棵小樹頑強的生長著,潭里小魚在歡快的游動著,潭邊那棵漂亮的紅豆杉,舞動著身姿,像是在歡迎我們,這里處處顯示著生命的奇跡。
我們繼續(xù)從龍?zhí)兜暮竺媾郎掀俨嫉纳戏?,地勢逐漸開闊,闊葉林開始出現(xiàn)。在一片竹林背后有一處被遺棄的土房子,我們猜不出當年這戶人家為何住在這里?他們是從哪里進出大山的?我們心中充滿了驚奇和疑問。
時過中午,時間在催我們該返回了。不想走回頭路的我們,選擇了從這戶人家門前的山梁上山,想從山的另一側返回。我們走進了樺櫟樹林。走在樺櫟樹林里,不時看到野獸的腳印,同伴相互提醒,不要距離拉得太開,如果真有野獸出現(xiàn),大家也好相互照應。
這是一個丁字形山梁,到達山頂該向左還是向右,經過辨認方向,向左離我們來的方向越來越遠,我們繼續(xù)向右行走。向右不到兩百米爬上一座山頭,一個石墻門洞出現(xiàn)在了我們的面前。我們從門洞進去,原來這是一個山寨,四周壘有石墻,石墻下是絕壁。如果有人把守在唯一入口處,就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這里除了石墻,看不到只磚片瓦,沒有建房修廟的痕跡,我們猜想,這里應該是躲避匪患之地。令人驚奇的是,山寨還有個天然的“后門”:一棵彎曲的樺櫟樹與旁邊直生的樺櫟樹正好形成了一個“門”。我們從門里出去,下坡不到百米到另一個山頭。這里也有石墻,是一個更大的寨子,三方懸崖峭壁,萬丈深淵。站在這里,更能清楚的看到“八卦魚”山型,山寨與“杜鵑奇峰”遙相呼應。前后兩個山寨緊密相連,一高一低,站在山寨上,視野開闊,極目遠眺,四面八方一覽無余。大寨沒有退路,要想下山,還得原路退回,但不用返回小寨,只要從半山腰橫切過去,從小寨另一側下去。這是一條山崩碎石溝,滾落的碎石像瀑布一樣傾瀉而下。溝里有人為堆砌的石級,估計,這里應該是當年上山寨的通道。下到溝底,就是一處連環(huán)瀑布,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看來,躲避匪患,這里是“風水寶地”。
這是一個未被開墾的處女圣地,無論你用相機或筆,都無法詮釋她的靈秀之美,也無法描述她的個性特點,她就是位于商南縣試馬鎮(zhèn)荊家河村的原始森林峽谷自然保護區(qū)——上蒼坊。這是一個集奇山奇石奇水奇樹奇藤于一身的自然景觀之地,去過一次還想再去一次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