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是“萬物共生 和美永續(xù)”。
多項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22日公布。我國著力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空間格局,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穩(wěn)步提升。
《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5版》發(fā)布,首次收錄蜻蜓、蚯蚓
22日,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發(fā)布《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5版》(以下簡稱“2025版名錄”),共收錄物種及種下單元162717個,其中物種148341個、種下單元14376個。
2025版名錄較2024版,新增物種及種下單元7353個,其中物種6857個、種下單元496個。動物界新增4994個物種和470個種下單元,其中包括首次收錄的蜻蜓和蚯蚓,分別新增895個和405個物種及種下單元,填補了這兩個動物類群的空白;植物界新增458個物種,減少5個種下單元;真菌界新增1405個物種和31個種下單元。
“蜻蜓和蚯蚓,都是大眾普遍關心的類群,但之前因未經相關專家審核,不符合收錄條件。”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科學數(shù)據(jù)中心主任林聰田介紹,“名錄有嚴格的收錄程序和質量控制,物種數(shù)據(jù)要符合相關標準,并且每個類群都需要有相關專家審核把關。目前,每年新收錄的物種,有些是早已發(fā)表但之前缺少相關專家審核而未被收錄的,比如此次收錄的蜻蜓和蚯蚓;有些是新近發(fā)表今年及時收錄的,如獸類的墨脫麝鼩、兩棲類的南迦巴瓦舌突蛙等。隨著研究工作不斷推進,《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將覆蓋更多類群,形成更完整的數(shù)據(jù)產品?!?/p>
2025版名錄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牽頭,聯(lián)合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海洋研究所、成都生物研究所、昆明動物研究所等共同完成,并得到中國科學院戰(zhàn)略生物資源計劃和國家基礎學科公共科學數(shù)據(jù)中心的支持。
2024年,中國研究團隊在動物、植物、微生物三大領域分類研究取得新進展。動物領域,中國新增脊椎動物132種,蜘蛛目新增309種;植物領域,新增植物新種284個,新種下類群19個,重新發(fā)現(xiàn)4個多年未見物種;微生物領域,2024年中國學者主導發(fā)現(xiàn)了1723個菌物新種,占當年全球菌物新種的48.5%。
“生物物種名錄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生物多樣性資源豐富程度的基礎數(shù)據(jù)?!敝袊茖W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馬克平介紹,編制《中國生物物種名錄》,旨在摸清中國生物多樣性家底,促進生物多樣性研究與保護。
2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進入恢復性增長階段
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在黑龍江伊春市舉行,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是“萬物共生 和美永續(xù)”。
記者從生態(tài)環(huán)境部獲悉:近年來,我國著力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創(chuàng)新實施生態(tài)保護紅線制度,有效保護超過30%的陸域國土面積;穩(wěn)步推進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建立異位保護和原生境保護相結合的種質資源保護體系,長期保存農作物、畜禽、林草等實物種質資源超300萬份;深入推進重要生態(tài)系統(tǒng)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頂層設計,更新發(fā)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zhàn)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年)》。
記者從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獲悉:我國2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進入恢復性增長階段,100余種瀕危野生植物得到搶救性保護。2024年全國水鳥同步監(jiān)測最新結果顯示,我國越冬水鳥總數(shù)量達505.9萬只,是迄今全國范圍內監(jiān)測數(shù)量的最高紀錄。近年來,我國扎實推進野生動植物保護,組織實施48種極度瀕危野生動物野外保護、收容救護、人工繁育、放歸自然等搶救性保護項目,持續(xù)開展50種極度瀕危野生植物和100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搶救性保護,組織實施近40種珍稀瀕危植物野外回歸。
積極推進國家公園和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三江源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持續(xù)豐富,藏羚羊數(shù)量從20世紀80年代初的不足2萬只恢復到7萬多只;地跨四川、陜西、甘肅三省的大熊貓國家公園打通了13個大熊貓種群生態(tài)廊道,有效保護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初步建成“天空地”一體化全覆蓋監(jiān)測體系,野生東北虎超過70只,野生東北豹超過80只;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海南長臂猿種群數(shù)量恢復到7群42只;武夷山國家公園發(fā)現(xiàn)武夷林蛙、武夷山卷柏等一批新物種。自設立以來,國家植物園新增收集活植物5000余號、2800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110種、珍稀瀕危植物65種;華南國家植物園新增收集活植物8500余號、4202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285種、珍稀瀕危物種469種。
近年來,公安機關深入推進“昆侖”“春風”等專項工作,依法嚴厲打擊各類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犯罪,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有力保障。
?。ňC合本報記者施芳、寇江澤、董絲雨、張?zhí)炫?、劉夢丹采訪報道)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3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