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7日電 國新辦今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務院審改辦負責人吳知論在被問及“紅頂中介”時指出,管審批的人對一些技術問題判斷不了,請中介幫判斷一下問題不大。但目前中介不規(guī)范,存在亂收費、拖延,出的咨詢報告、鑒定報告質量比較低等問題。
國新辦今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務院審改辦負責人吳知論、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解學智、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劉玉亭介紹深化簡政放權、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有關工作情況,并答記者問。
有記者問“很多審批從事前改成了事后,但是出現了很多“紅頂中介”,就是把原本由政府承擔的一些審批默默轉給一些中介機構,不通過這些中介機構就完不成這些事情,所以想請問您怎么看待這些問題,不知道在我們的制度改革中有沒有相應的措施?”
吳知論表示,主要是審批者,即管審批的人對一些技術問題判斷不了,于是請中介幫他判斷一下。按說問題不大,現在大家有議論,就是這些中介不規(guī)范,有問題,比如亂收費、拖延,出的咨詢報告、鑒定報告質量比較低。
吳知論指出,我們調研時曾經見過一份報告,那個報告封面的名字換了一下,A機構變成B機構,文中沒有來得及換就提交了。我們一直在關注這個問題。這個事怎么治理,說不需要這些中介來做,恐怕不行,但怎么管它?相當多是企業(yè)、事業(yè),有一些是社團。按說是誰出錢誰管它,但是恰恰現在的問題是去做咨詢、鑒定的人是弱勢,管不了,說不行換一家,換來換去不找這家就過不了,這是存在的,所以要害點不在于中介,而在于中介和審批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吳知論談及“中介治理”強調,要治理無非是兩條,一是把聯系割斷,二是顯化,把聯系公開化。割斷,就是這些事業(yè)單位或者是企業(yè),必須與部門分開,或者由審批者花錢去購買服務。目前正在做清理中介服務的工作,會有針對性的措施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