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南京12月13日電(鐘升)13日上午10時,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儀式上南京市第一中學特選拔出來的77名高中學生高聲朗讀了《和平宣言》,紀念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罹難77周年,。
南京一中在接受這項任務后,校領導高度重視,決定擔當領誦的4名同學在整個高中年級選拔產(chǎn)生,參加集體朗誦的由高一同學自主報名,通過海選的方式產(chǎn)生。然而,第二天報名時,報名處涌來一大批高二高三學生,也要求參加此次活動。有的同學擔心自己身高不夠,還特地中午跑回家換增高鞋。
最終導演組確定由高三(7)班潘騰之、高二(3)班楊喻涵、高一(3)班郭寧和高一(7)班霍浩輝4名同學擔任領誦。整個朗誦隊中,有曾參加聲樂比賽獲得大獎的同學,也有多次主持學?;顒拥闹鞒秩?,還有參加過各類朗誦比賽和辯論賽的同學,整體素質(zhì)優(yōu)秀。
活動籌備期間恰逢學校期中考試,同學們在備考的同時,抓緊一切時間背誦臺詞。考試結(jié)束后更是每天中午和下午自習課都集中在一起,緊張地進行排練。
為了更好地表現(xiàn)《和平宣言》的內(nèi)容,導演組和學校專門邀請著名話劇表演藝術家高英、南京藝術學院播音主持專業(yè)的張路老師前來培訓指導。學校還組織同學們觀看南京大屠殺的相關紀錄片,加深對歷史的了解,以便在朗誦中更準確地把握情感。
《和平宣言》的伴奏音樂由三部音樂作品糅合而成,其主創(chuàng)團隊是南京廣電集團王平工作室,他們選取呂其明作曲的交響樂《龍華祭》、譚盾作曲的交響樂《英雄》、關峽和王益作曲的古典交響樂《神州頌》的片段,并加以精心編排,結(jié)合《和平宣言》的內(nèi)容,層層遞進,從緬懷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寄托哀思、牢記歷史,到展現(xiàn)不屈的民族精神,歌頌祖國和改革開放,呼喚和平、展望未來,三部中華特質(zhì)的音樂作品構成《和平宣言》的主旋律,音樂的鋪陳和遞進中,發(fā)出對和平的呼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