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增加基礎研究投入”這句話怎么不見了
■兩會聲音
“問題說了這么久,有關部門耳朵可能都要長繭了?!敝锌圃涸菏砍探蚺辔瘑T再次談起基礎研究投入偏少的老問題,覺得無奈?!盀槭裁次覀兛偸抢险{重彈,因為投入一直沒有變化;沒有變化,這就是問題?!?/p>
2015年,全社會研發(fā)經費投入占GDP比重預計為2.1%。這個數字意味著,“十二五”規(guī)劃列出的“R&D經費占GDP比重應該為2.2%”的預計目標沒有實現。它也是“十二五”規(guī)劃21個核心指標中,唯一沒有完成的指標。如今,“十三五”規(guī)劃明確指出,到2020年,全社會研發(fā)經費投入占GDP比重提升到2.5%,也就是說,以后每年的R&D投入增長率應該至少在10%以上。
程津培研究了近幾年的R&D投入。毋庸置疑,總數一直在上升,但是每年增長的幅度卻在走低。從近幾年的數據來看,根據每年統(tǒng)計局、科技部和財政部發(fā)布的《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tǒng)計公報》,從2012年到2014年,R&D經費相比上一年的增長率分別為18.5%、15%和9.9%。“如果再看國家財政科技支出的增加幅度,連續(xù)兩年都為4.4%。它理應在基礎研究投入中起到‘龍頭老大’的作用。從這個數字來看,財政投入的引領作用還是比較薄弱?!备尦探蚺鄳n慮的是,連續(xù)多年,基礎研究投入占R&D投入的比例都維持在5%左右,成了一種“常態(tài)”。
“近年來,我國基礎研究取得了突出成就,論文產出量已經躋身世界第二,引用率世界第四;另一方面,問題同樣突出,重大原創(chuàng)性成果不足,大師級人物不多,對國家核心競爭力的形成貢獻不大。問題出在哪了呢?”
投入或許是病根之一。程津培指出,國際社會上,科技發(fā)達國家基礎研究投入占R&D投入多在15%到20%之間?!拔抑斑€看過一則呈送給有關部門的材料,說我國基礎研究投入的統(tǒng)計口徑有問題,使得數字偏低。但是,統(tǒng)計不夠嚴謹,有統(tǒng)計不足的地方,同樣也有統(tǒng)計過度的地方!”說到這里,程津培幾乎都有些著急,提高了聲音,“基礎研究是研究鏈條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好好坐下來研究研究,看看統(tǒng)計上究竟有什么問題。你不能以統(tǒng)計數字不準確為由,否認基礎研究投入偏少的事實啊!”
程津培特意提到了他的一場“空歡喜”:“這本“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草案,我來開會之前看過另外一個版本。那個版本里,在‘增加財政科技投入’這句話后面,還有一句是‘提高基礎研究投入比重’。”程津培當時興奮了好大一陣,專門拿筆記下來。然而,兩會期間正式下發(fā)的規(guī)劃綱要,已經刪去了這句話?!斑@句話沒了,一定有沒了的道理。只是我有點恍惚,開始懷疑自己當時是不是真的看到這句話。“他自嘲地笑了笑。
原始創(chuàng)新出自基礎研究,而重大戰(zhàn)略性基礎研究的成果,更是“非賣品”,非得自己攻關不可。程津培說,5%這一比例,不應成為基礎研究投入的常態(tài)?!斑@是用持續(xù)多年的低投入,來拿未來做賭注。問題是,這場賭局,我們國家輸不起。”(記者 張蓋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