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協(xié)議“脫歐”的風險正在上升
4月5日,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致信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希望歐盟將英國“脫歐”期限推遲至6月30日,留給英國更多時間打破國內政治僵局。這是英國政府第二次請求歐盟延長脫歐期限。英國政壇碎片化的立場、復雜的利益糾葛和繁瑣的分權制衡機制,使得“脫歐”前景依然充滿不確定性。面對英國的屢次“失信”,歐盟及其各成員國等待的耐心和讓步的意愿也逐步透支殆盡,“不再給英國‘脫歐’選擇多留余地”的聲音占據上風,無協(xié)議“脫歐”的風險正在上升,或將導致兩敗俱傷。
“脫歐”進程陷入停滯
3月29日原是英國啟動退歐程序的《里斯本條約》第五十條正式觸發(fā)的日子,事實上英國已違背了歐盟的法律規(guī)定??紤]到英國的政治僵局,歐盟曾于3月21日第一次同意英國延期“脫歐”,規(guī)定英國議會下院如果無法通過“脫歐”協(xié)議,英方必須在4月12日前確定究竟是無協(xié)議“脫歐”、延期“脫歐”還是不“脫歐”。隨后,英國政府與歐盟去年11月達成的“脫歐”協(xié)議于3月29日在英國議會下院第三次遭到挫敗,雖然支持協(xié)議的議員比前兩次多,但仍無法掩飾英政壇無法拿出一個主導性意見的尷尬現(xiàn)實。
特雷莎·梅本人繼續(xù)尋求“以拖求變”,在同其內閣成員進行了7小時馬拉松式的會談后,她于4月2日發(fā)表電視講話,表示力爭再次延期“脫歐”,為達成更多共識的“脫歐”方案爭取時間。4月3日,英國議會以313票贊成、312票反對,以一票的微弱優(yōu)勢通過一項法案,責成政府延期“脫歐”,暫時將英國從無協(xié)議“脫歐”的懸崖邊拉回來。按照時間表,特雷莎·梅4月10日前往比利時出席歐盟領導人緊急峰會,同歐盟具體協(xié)商再次延期“脫歐”事宜。英國政府爭取在5月23日(即歐洲議會舉行選舉)前達成“脫歐”協(xié)議。屆時如若英國議會依然沒有談妥,英國只能參加歐洲議會選舉,繼續(xù)履行成員國義務。
考慮到英國漫長的“脫歐”進程對歐盟的正常運轉所造成的嚴重影響,4月3日,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就特雷莎·梅前一天的表態(tài)向英國發(fā)出最后通牒:如果英國議會未能在4月12日前批準“脫歐”協(xié)議,英國要么無協(xié)議“脫歐”,要么長時間延期,這等于不贊成英國將“脫歐”短期延長至5月或6月的提議。
英國政壇嚴重撕裂
近3年來,英國各派力量就“脫歐”議題無休止的纏斗已使英國陷入“否決政治”的怪圈,繼而導致前所未有的失控局面。特雷莎·梅經過與歐盟17個月的艱苦談判,終于達成長達近600頁的“脫歐”協(xié)議,卻在議會屢屢受阻。特雷莎·梅不惜以犧牲個人政治前途為籌碼,仍難以達成協(xié)議通過所需的廣泛共識。近期,英國議會下院在兩周內就12項“脫歐”替代方案舉行“指示性投票”,但無一通過。不過,其中有關與歐盟維持關稅同盟的提案僅以3票之差被否決,這也讓特雷莎·梅看到些許希望。
4月2日,特雷莎·梅除作出延期“脫歐”的表態(tài)外,還向工黨領導人科爾賓伸出橄欖枝,表示愿意展開對話,以“避免無序、損害經濟的無協(xié)議‘脫歐’”。媒體評論稱,工黨與保守黨合作在歷史上實屬罕見,表明英國政府沒有把握讓“脫歐”協(xié)議在議會第四次投票中通過,也預示著特雷莎·梅將在原有“脫歐”協(xié)議草案的基本框架和實質內容上作大幅度妥協(xié)和讓步。特雷莎·梅一直承諾退出歐盟關稅同盟與歐洲共同市場,強調英國制定獨立貿易政策的自主性。但為使英國盡快“脫歐”,特雷莎·梅很可能徹底轉向“軟脫歐”方案,使英國留在歐盟關稅同盟體系內。從兩人會談結果來看,雙方肯定了會談“具有建設性”,但實質性進展有限。如果雙方達不成妥協(xié),英國政府將把多個“脫歐”選項提交至議會,由其進行表決。
特雷莎·梅對工黨的讓步引發(fā)保守黨和內閣成員的不滿,他們認為其妥協(xié)姿態(tài)背叛了2016年“脫歐”全民公投結果,等于向在野黨交出“脫歐鑰匙”,一方面在保守黨內部制造分裂,削弱自身力量,另一方面使得英國“脫歐”名不符實,在退出歐盟后仍處處受到歐盟約束。在特雷莎·梅宣布同科爾賓進行會談后,威爾士事務大臣和英國“脫歐”事務部副部長兩位保守黨重要成員隨即宣布辭職,并表示與工黨尋求共識是一個“重大的錯誤”。
無協(xié)議“脫歐”兩敗俱傷
英國有序“脫歐”遲遲難以達成,意味著無協(xié)議“脫歐”的可能性越來越大,無論是英國還是歐盟政界人士都對有序“脫歐”的前景越來越悲觀。歐盟負責英國“脫歐”事務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表示,“無協(xié)議‘脫歐’一天比一天有可能”。除悲觀的論調外,更多歐盟成員國領導人表現(xiàn)出不滿甚至憤怒,比如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就警告稱,歐盟不能被英國“脫歐”的國內政治僵局“挾持”。
在以跨國公司為主導、全球經濟高度依存的21世紀,任何國家都無法做到脫離全球經濟體系而獨善其身。英國目前受益于約40個歐盟貿易協(xié)議,切斷這些協(xié)議將在短期內給英國經濟帶來巨大沖擊。歐盟將同英國互征關稅并設立實體邊檢站,引發(fā)的后果包括歐盟商品及服務價格上漲、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食品藥品短缺、英國企業(yè)運行成本上升、大規(guī)模失業(yè)等,社會恐慌情緒也將不斷擴散和蔓延??紤]到“脫歐”的不確定性前景,大量國際資本逃出英國,特別是金融服務業(yè)計劃將高達1萬億美元(約合6.7萬億元人民幣)的資產從英國轉移出去,嚴重動搖倫敦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另據美國高盛集團發(fā)布的報告,自2016年“脫歐”公投以來,英國每周損失約6億英鎊(約合52.5億元人民幣),國內生產總值縮水2.4%。英國政府今年2月底發(fā)布報告稱,無協(xié)議“脫歐”可能導致15年后英國經濟規(guī)模再縮水6.3%至9%。另外,“脫歐”還導致愛爾蘭與北愛爾蘭的“硬邊境”問題,暗藏動亂隱患。(王鑫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