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扎實開展“法治信訪建設年”和“信訪工作基礎業(yè)務規(guī)范建設年”活動,全力打造“法治信訪、責任信訪、陽光信訪”,加快實現“信訪結構合理化、信訪秩序規(guī)范化、信訪工作網絡化、信訪業(yè)務標準化”目標,為全縣工作大局和社會和諧穩(wěn)定提供良好環(huán)境保障。
一是深化信訪制度改革,著力打造“法治信訪”。準確把握信訪工作的職能定位,堅持分類處理、法定途徑優(yōu)先的原則,把涉法涉訴信訪問題導入司法程序,支持政法機關依法處理信訪問題,切實維護法律尊嚴和司法權威。認真落實依法逐級走訪有關要求,引導信訪群眾依法逐級走訪,推進信訪問題在基層當地和初始階段得到解決。同時,堅持以貫徹《信訪條例》為主線,以全面規(guī)范信訪秩序為載體,以實現法治信訪為目標,通過抓好“五個環(huán)節(jié)”(強化基層基礎,實行三級聯動;實行領導包案,化解信訪積案;發(fā)揮職能優(yōu)勢,打擊纏訪鬧訪;發(fā)揮政府職能,破解信訪難題;依法科學決策,注重源頭治訪),實現信訪工作“五個轉變”(信訪秩序由忙亂轉為規(guī)范,信訪工作重心由上層轉為基層,信訪工作力量由龐大轉為精干,信訪工作手段由行政轉為法治,信訪問題由信訪大縣轉為信訪小縣)。
二是拓寬群眾維權渠道,加快推進“陽光信訪”。完善視頻接訪、信訪信箱、投訴熱線、綠色郵政等新興信訪渠道,引導群眾更多地以電子郵件、視頻、電話、傳真、書信等形式表達訴求。進一步完善網上信訪信息系統(tǒng),嚴格網上信訪操作流程,實現全部信訪業(yè)務網上流轉、群眾可評,使群眾感到網上信訪好用管用,逐步變走訪為“網訪”。
三是及時就地解決問題,積極建設“責任信訪”。進一步強化信訪基層基礎規(guī)范化建設,繼續(xù)實行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獎勵機制,確保矛盾糾紛調處率和化解率分別達到95%和90%以上。鎮(zhèn)辦、村兩級全面推行掛牌上崗、當日接待、干部代辦、去向公示和民情日記五項制度。加強初信、初訪和網上初次投訴的辦理,落實首辦責任制,不斷提高初信、初訪和網上初次投訴的辦結率,使群眾信訪問題及時就地得到解決。各鎮(zhèn)辦結合地域實際、部門側重行業(yè)特點,對存在的矛盾隱患和突出問題深入分析、重點研判、風險評估、提前預警,不斷增強信訪工作的前瞻性、主動性和科學性,切實筑牢信訪工作基礎。(姜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