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很多城市相比,本溪算是幸運的,畢竟不是誰都有機會趕上CBA總決賽的。只是,當被幸福的雨點砸中之后,本溪主場就面臨著新的考驗,畢竟本溪體育館乃至整座城市,都沒有承辦過類似級別的賽事。
“服務都挺熱情的,可能還是少了點經驗吧,”3G門戶網的黃麗娜有著連續(xù)多屆CBA總決賽的報道經歷,在她看來,本溪主場和遼寧藥都本溪男籃差不多,都是欠缺經驗?!氨热缯f,攝影背心的發(fā)放就顯得很隨意,等所有記者都來了才在現場發(fā)放,后來的只能光貼個號,沒有背心,看上去有些混亂。像五棵松都是提前預約,要好很多,可能是缺少預案吧。 ”黃麗娜說的也是實情,總決賽第一場,本溪體育館涌進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百余名記者,幾乎是常規(guī)賽的三四倍,這已經遠遠超出了本溪體育館的接待能力。
由于人數太多,平時幾乎沒有記者的文字記者席也坐滿了人。不過,本溪體育館的文字記者席位于一層看臺的欄桿后面,視野非常不好,幾位北京記者干脆自己動手,把寫有“文字記者席”字樣的牌子挪到了一邊。 “我們能感覺到本溪主場的熱情,只是一些細節(jié)上確實還有可以提高的地方,多經歷幾次這樣的比賽就好了。”北京同行這樣說道。□本報記者/李 翔10日電自本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