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調控體系新突破:需求管理和供給管理的二維政策體系
——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解讀
作者: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蘇劍
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一大亮點是在宏觀調控中綜合運用需求管理和供給管理。這就突破了以前在宏觀調控中僅依靠需求管理的做法,使宏觀調控從僅需求管理的一維政策升級為同時包括需求管理和供給管理的二維政策體系,形成了一個全新的宏觀調控體系。在該政策體系下,首先確定供給管理政策和需求管理政策之間的組合,然后確定供給管理政策內部和需求管理政策內部具體政策工具的組合。
這次會議以發(fā)展為第一要務,針對明年的經濟形勢以及穩(wěn)增長的政策目標,提出了需求、供給雙擴張的政策組合。雖然二者都擴張,但擴張的力度不一樣,需求方面是適度擴張,而供給方面則擴張力度較大,因此是以供給擴張為主的雙擴張政策組合。
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供給方面總體是擴張的,但擴張中有緊縮。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供給擴張的政策有:(1)幫助企業(yè)降低成本。具體措施包括通過改革降低交易成本、降低企業(yè)稅費成本、降低社會保險費、降低企業(yè)財務成本、通過電價市場化改革降低企業(yè)用電成本、通過流通體制改革降低物流成本等等。(2)擴大有效供給。具體措施包括支持企業(yè)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降低企業(yè)債務負擔、培育發(fā)展新產業(yè)、加快技術、產品、業(yè)態(tài)等創(chuàng)新、補齊軟硬基礎設施短板、提高勞動者對新的市場環(huán)境的適應性,以及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等等。(3)調動各類人才、各級政府、各級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4)鼓勵雙創(chuàng),改進資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在供給擴張的總體態(tài)勢下,同時采取供給緊縮的方式化解過剩產能。具體措施包括:(1)通過兼并重組和破產清算等手段,積極穩(wěn)妥化解產能過剩。(2)嚴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產能過剩。
需求管理政策內部的政策組合的總體思路是財政擴張、貨幣穩(wěn)健,此外還采取了其他擴大需求的措施。具體政策包括:(1)財政政策方面,逐步提高財政赤字率,適當增加必要的財政支出和政府投資;(2)貨幣政策穩(wěn)健但靈活適度;(3)通過城鎮(zhèn)化、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發(fā)展住房租賃市場、鼓勵開發(fā)商降價、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等措施擴大住房需求,化解房地產庫存。(4)通過創(chuàng)造有效供給來擴大消費需求。
因此,針對明年的經濟形勢和政策目標,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從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議,反映了中國政府在短期宏觀調控體系方面的新突破,這構成了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一個亮點。
實際上,世界各國現(xiàn)有的宏觀調控體系中僅有需求管理政策,主要原因是宏觀經濟政策體系的理論基礎依然是半個多世紀以前形成的凱恩斯主義需求理論,這個理論對總供給理解非常貧乏,因此也就沒有供給管理政策?,F(xiàn)在,宏觀經濟學已經發(fā)展到了總供求模型,人們對總供給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但宏觀調控理論體系依然停留在50多年前,顯然表明宏觀調控體系的發(fā)展嚴重落后于宏觀經濟學理論的發(fā)展。隨著宏觀經濟學理論的發(fā)展,供給管理政策遲早會被引入短期宏觀調控。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中采用的宏觀調控政策體系恰恰是對需求管理和供給管理的綜合運用,體現(xiàn)了對宏觀調控體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