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道瓊斯通訊社11月24日文章,原題:經濟減速,中國煤城舉步維艱 靠近俄羅斯邊境、擁有180萬人口的雞西市,大型工廠積滿灰塵,在一塊建筑未完工的地塊上,飯館空無一人,起重機閑置著,企業(yè)關門了。
“我已經3個月沒發(fā)工資了,”47歲的洗煤工郝旭梅(音)說,她在雞西東山煤礦干了30年,“我不希望孩子長大后到這里做這種工作。”
雞西是一座煤城,這個城市的掙扎折射了中國政府著力提振其龐大的經濟及力促落后地區(qū)增長時所面臨的挑戰(zhàn)。2013年,該市經濟增長0.9%,是中國288個較大城市中增長率最低的。
當前,中國政府正試圖進行一場困難的轉變:使經濟擺脫投資驅動的舊模式,轉向以服務業(yè)和消費為主的增長模式。
經濟減速對雞西這種采煤中心和其他依賴資源的城市打擊尤其嚴重。龍洲經訊中國研究主任安德魯·巴特森表示,“雞西和許多類似地方的問題在于,依靠單一的資源經濟,發(fā)展非常不平衡。如果資源不景氣,那么整體就不景氣,不容易找到出路?!?
扭轉雞西局面的一個提議是擴大旅游業(yè)和有機食品生產。但該地區(qū)很多時候天寒地凍,遠離主要市場。而且,一些分析家說,該地區(qū)缺少豐厚的企業(yè)文化。(馬克·馬格尼,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