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5日,

  是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紀(jì)念日。

  70年前的今天,

  中國人民志愿軍打響赴朝后的首戰(zhàn),

  有人說,

  那是“新中國誕生后的第一聲吶喊”。



1950年冬,中國人民">

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55_手机av妹子在线看片_极品成人无码视频在线_午夜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精品爽爽VA无码视频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nèi)新聞

今天,致敬這場“立國之戰(zhàn)”!

2020-10-25 09:59:38

來源:中新網(wǎng)微信公眾號

  2020年10月25日,

  是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紀(jì)念日。

  70年前的今天,

  中國人民志愿軍打響赴朝后的首戰(zhàn),

  有人說,

  那是“新中國誕生后的第一聲吶喊”。

1950年冬,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黎民攝影 圖片來源:中國軍網(wǎng) 1950年冬,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黎民攝影 圖片來源:中國軍網(wǎng)

  ——出征

  1950年10月19日,

  中國人民志愿軍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他們身后,

  是一片飽經(jīng)戰(zhàn)火的土地,

  是一個浴火重生的國家。

志愿軍某部跨過鴨綠江大橋,奔赴朝鮮戰(zhàn)場。圖片來源:中國軍網(wǎng) 志愿軍某部跨過鴨綠江大橋,奔赴朝鮮戰(zhàn)場。圖片來源:中國軍網(wǎng)

  然而,

  即便在那個一窮二白的年代,

  站出來的中國人,

  依然喊出

  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

  這些將士們,

  肩負(fù)民族期望和人類正義,勇赴前線!

1951年1月,志愿軍戰(zhàn)士冒著炮火渡過漢江,追擊敵人。圖片來源:中國軍網(wǎng) 1951年1月,志愿軍戰(zhàn)士冒著炮火渡過漢江,追擊敵人。圖片來源:中國軍網(wǎng)

  ——鏖戰(zhàn)

  兩年零九個月,

  那是一場

  敵我極為懸殊,

  “氣多”戰(zhàn)勝“鋼多”的殊死之戰(zhàn);

  那是一場

  條件極為艱苦,

  忍受饑寒卻沖鋒不止的浴血之戰(zhàn)。

 紀(jì)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主題展覽“鏖戰(zhàn)長津湖”場景。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紀(jì)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主題展覽“鏖戰(zhàn)長津湖”場景。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長津湖畔,

  戰(zhàn)士身體凍僵也保持戰(zhàn)斗隊形;

  松骨峰下,

  一個連的戰(zhàn)士戰(zhàn)斗到只剩下7人;

  上甘嶺上,

  歷時43天拉鋸爭奪、血肉相搏;

  還有兩水洞、云山城、清川江……

  這每一個地名,

  都記錄著驚天動地的戰(zhàn)爭奇跡。

志愿軍戰(zhàn)士在上甘嶺英雄陣地歡慶勝利。圖片來源:中國軍網(wǎng) 志愿軍戰(zhàn)士在上甘嶺英雄陣地歡慶勝利。圖片來源:中國軍網(wǎng)

  英雄

  是撐起這個民族屹立不倒的脊梁,

  在那場戰(zhàn)爭中,

  197653名志愿軍戰(zhàn)士倒在異國他鄉(xiāng)。

  這每一個人名,

  功績彪炳千秋,

  英名萬古流芳!

黃繼光撲向敵人的碉堡(油畫)。圖片來源:中國軍網(wǎng) 黃繼光撲向敵人的碉堡(油畫)。圖片來源:中國軍網(wǎng)

  用胸膛堵住敵人槍口的黃繼光,

  犧牲時只有21歲;

  烈火燒身也不違反紀(jì)律的邱少云,

  犧牲時只有26歲;

  抱著炸藥與敵人同歸于盡的楊根思,

  犧牲時只有28歲。

這是志愿軍第20軍司令部、政治部命名楊根思生前所在的第58師第172團3連為“楊根思連”的通令。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這是志愿軍第20軍司令部、政治部命名楊根思生前所在的第58師第172團3連為“楊根思連”的通令。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那是個英雄輩出的年代,

  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

  志愿軍涌現(xiàn)出30多萬名英雄功臣,

  近6000個功臣集體,

  他們不愧是“最可愛的人”!

1958年10月28日,志愿軍代表團回到北京,受到首都20萬群眾夾道歡迎。圖片來源:中國軍網(wǎng) 1958年10月28日,志愿軍代表團回到北京,受到首都20萬群眾夾道歡迎。圖片來源:中國軍網(wǎng)

  那是個轟轟烈烈的年代,

  青年爭相參軍參戰(zhàn),

  全國掀起

  慰問志愿軍運動、捐獻武器運動,

  團結(jié)一心,同仇敵愾,

  英雄兒女共譜壯麗凱歌!

 2020年9月28日,第七批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安葬儀式,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舉行。中新社記者 于海洋 攝 2020年9月28日,第七批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安葬儀式,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舉行。中新社記者 于海洋 攝

  ——致敬

  70年,滄海桑田。

  我們銘記歷史,致敬英雄!

  中國人

  始終沒有忘記

  那場戰(zhàn)爭的深遠意義。

  這一戰(zhàn),

  拼來了山河無恙、家國安寧,

  展示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的鋼鐵意志!

紀(jì)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主題展覽。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紀(jì)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主題展覽。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

  體現(xiàn)了

  我們不畏強暴、反抗強權(quán)的民族風(fēng)骨,

  展現(xiàn)了

  我們?nèi)f眾一心、戮力同心的民族力量。

2019年10月1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圖為儀仗方隊。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2019年10月1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圖為儀仗方隊。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今天,

  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

  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

  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

  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

  作者:闞楓

  • 相關(guān)閱讀
免責(zé)聲明:本網(wǎng)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nèi)容的準(zhǔn)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dān)全部責(zé)任。 本網(wǎng)站轉(zhuǎn)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quán)申明,本網(wǎng)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quán),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wǎng)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