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55_手机av妹子在线看片_极品成人无码视频在线_午夜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精品爽爽VA无码视频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西藏將建全球最大藏醫(yī)藥、天文歷算古籍信息中心

西藏將建全球最大藏醫(yī)藥、天文歷算古籍信息中心

2015-04-10 19:54:00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2014年,西藏藏醫(yī)學院編纂出版了《中國藏醫(yī)藥影印古籍珍本》叢書,這部叢書是藏醫(yī)藥學有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古代文獻典籍的整理與研究,也是我國建國以來在藏醫(yī)藥學古籍文獻保護工作中開展的最大規(guī)模的挖掘整理工作,更是西藏藏醫(yī)學院承擔完成的最大規(guī)模的藏醫(yī)藥古籍搶救類出版項目。在此基礎上,西藏藏醫(yī)學院擬用10年時間在西藏藏醫(yī)學院建成全世界藏醫(yī)藥文化保存最完整、藏醫(yī)藥古籍文獻存量最多、藏醫(yī)藥及天文歷算最佳的國際級文獻信息研究中心。

  傾力調研 目前搜集到800多卷古籍

  藏醫(yī)藥學是世界四大傳統醫(yī)學之一,迄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其包含了系統完整的理論體系、得天獨厚的藥物資源以及科學的炮制工藝,而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由于沒有一個專門搜集、整理、收藏、研究藏醫(yī)藥文化的大型研究中心專門來保護和傳承,因此諸多藏醫(yī)藥古籍文獻在流傳過程中出現了底數不清、破壞嚴重的問題,而被破壞的部分,由于修補手段的落后,又“遭受”了二次破壞。因此,西藏藏醫(yī)學院于2010年專門成立了搜集整理藏醫(yī)藥古籍文獻的專業(yè)團隊。

  由于藏醫(yī)藥古籍文獻分布零散、范圍廣,導致搜集工作難度非常大,哪里有消息就得去哪里進行實地調研和考察?!八鸭墓偶墨I是從公元8世紀開始的,工作人員在以布達拉宮為核心,以西藏圖書館、自治區(qū)檔案館和拉薩、阿里、山南、日喀則、那曲等地市為半徑的范圍內開展工作?!蔽鞑夭蒯t(yī)院院長尼瑪次仁說,搜集需前往各大寺院、農戶家,拜訪民醫(yī)和學者,目前已搜集到的800多卷古籍文獻中大部分是稀世罕見的孤本、絕本,從民間搜集到了200多卷,還有一些是由民間人士無償捐贈的。

  據悉,工作自2010年開始以來,第一階段的搜集整理工作已完成。西藏藏醫(yī)學院在已搜集完成的古籍文獻基礎上,整理出版了一套《中國藏醫(yī)藥影印古籍珍本》叢書,共30卷2700萬字,收錄了《藥師佛禱文五部》、《五行歷算秘籍月光》和《時輪歷算新月光》等100余部關于藏醫(yī)藥學及天文歷算的古籍手抄本,僅《四部醫(yī)典》就有10多個版本。尼瑪次仁告訴記者,第二階段的搜集整理工作也已經開始了,該階段的搜集整理是面向全國乃至國外的,預計于2017年結束,結束后還將繼續(xù)整理出版一套叢書,共計30本。

  高度還原 以古籍文獻為母本影印復制

  在西藏藏醫(yī)學院圖書館,記者看到,已出版的《中國藏醫(yī)藥影印古籍珍本》分三種形式(經卷、書、光碟)陳列在館中。圖書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套叢書榮獲了國家珍貴古籍名錄證書,其主要用于內部研究,并不對外公開。

  尼瑪次仁告訴記者:“在挖掘、研究、整理、出版《中國藏醫(yī)藥影印古籍珍本》叢書的過程中,以忠實文獻原貌為原則,采用了影印(彩印)方式,直接以搜集來的藏醫(yī)藥古籍文獻為母本進行影印復制,利用非接觸古籍掃描儀的方式,直接在電腦上進行掃描、排版、修補、打印工作,充分體現了古籍文獻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人為接觸,對古籍文獻造成二次破壞。原來的母本在影印完畢后將被保護起來。”

  記者還了解到,在第一階段的整理出版過程中,《中國藏醫(yī)藥影印古籍珍本》首次打破了藏醫(yī)藥古籍傳統編寫體例,沒有依照內容、年代差異進行劃分,而是完全按照原本順序和頁碼數量做了排序和分類,同種多版的古籍,根據書法、注解和版本歸為一類整理出版?!斑@樣做的目的是盡可能地讓影印文本真實地反映古籍原貌,為學術研究提供真實可靠的原始資料?!蹦岈敶稳时硎?。

  悉心修復 首個國家級藏文古籍修復基地落戶拉薩

  據悉,西藏古籍文獻收藏主要散布在寺院中,由于部分古籍文獻歷史久遠,加之保護不當,破損情況較突出。由于不懂得修復,收藏時主要是通過用面糊粘貼、用線縫補的民間土法進行修復,這對古籍文獻造成了二次傷害。因此,為更好地保護珍貴古籍文獻,更有效地保護、傳承和發(fā)展藏醫(yī)藥文化,自治區(qū)還將在拉薩建立首個國家級藏文古籍修復基地,預計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藏文古籍修復基地將借助各種專業(yè)設備對古籍文獻進行書本修復,然后由天文、藏醫(yī)、書法、佛經等領域組成專家委員會制定修復方案,對缺殘古籍內容進行補充,盡力還原古籍文獻的原本面目,預計一本文獻的修復完成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目前,工作人員正對古籍文獻進行年代、書名、作者、尺寸大小等方面的普查登記,對于破損嚴重、學術價值高的古籍,工作人員將單獨對其拍照、掃描進行備份,并搶救性地改善部分重點收藏單位的收藏條件。(文/記者 李海霞 圖/記者 盧明文)

  • 相關閱讀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