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英國《衛(wèi)報》11月2日報道,多名科學家表示,南極西部一關鍵區(qū)域的冰川目前處于非常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坍塌后很可能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3米。
這幾位科學家共同完成了一項對南極西部冰川的最新研究,成果發(fā)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在這項研究前,美國宇航局(NASA)的埃里克.里戈諾特(Eric Rignot)就曾領導了一項相關研究,成果已于2014年發(fā)表。里戈諾特警告稱南極冰川已經(jīng)進入了“不可逆的退化”狀態(tài),并稱這種融化是“無法停止的”。當時研究預計海平面將上升1.2米。
此次研究報告的多名共同作者在文章中寫道,雖然此前的各項研究“調查了南極西部的短期演變,但這一次我們更進一步,模擬了整個南極西部冰川的長期狀態(tài)變化”。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在此次研究中指出,南極洲西部關鍵區(qū)域阿蒙森海(Amundsen Sea)“很有可能已不再穩(wěn)定”,這將產生長期的影響。
這些科學家借助計算機模型,預計出在當前融化速度下,60多年后南極西部冰川的融化程度。結果顯示,“南極西部冰川將經(jīng)歷長期、徹底的融化過程”。文章中寫到:“整個南極西部海洋冰層將流入大海,導致全球海平面升高3米?!?!-- 1807:新聞通發(fā)頁 大畫 類型:固定廣告位 尺寸:300x250 -->
盡管海洋變暖的時間到目前為止只有幾十年,但其導致的大面積冰川融化將持續(xù)幾百到幾千年?!斑@種坍塌一旦開始,在未來幾百年、幾千年中,海平面上升3米的后果是不可避免的。”
第一作者費爾德曼(Johannes Feldmann)表示,“冰川變化與海洋變暖并不同步,在開始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幾乎不會有什么變化,直至有一天冰川穩(wěn)定性突然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