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研究證據證實,吃鹽過量可導致高血壓,而近來在微博上廣為流傳的健康建議稱:“過量食鹽消耗骨骼中的鈣導致骨質疏松”“食鹽過量是骨質疏松的罪魁禍首。”這種觀點得到不少經過認證的營養(yǎng)專家、機構轉發(fā),提醒愛好“重口味”的人士注意。然而,這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食鹽的主要成分為氯化鈉。據美國克瑞頓大學醫(yī)學博士羅伯特·希尼教授在一篇論文中提出,氯化鈉可增加尿液中排出鈣,當排出量超過了鈣的攝入量時就會引起代償反應,可增加人體的骨骼重構,進而發(fā)生骨質流失。他認為只要鈣攝入達到推薦的水平以上,鹽的攝入似乎沒有害處,因為人體會相應地多吸收鈣來補充排尿損失的鈣,但在鈣攝入不足時可能就補充不過來。根據有限的研究,少數人應限制吃鹽,并增加鈣和鉀的攝入。
近日,在由中華醫(yī)學會及其內分泌學分會主辦的第十一次全國內分泌學學術會上,中華醫(y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主委、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yī)院副院長寧光教授稱,從機理上講,人體攝入鈉過多可導致鈣排出過多,但實際上不足以到達骨質疏松的地步。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童南偉稱,有研究發(fā)現吃鹽量與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生有一定的相關性,但兩者之間沒有明確的因果關系,即吃鹽多不一定會骨質疏松。(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