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星期四發(fā)布新的導彈防御報告,該報告要求美國建立更加有效的導彈防御體系以應對來自朝鮮、伊朗、俄羅斯和中國的導彈威脅。特朗普總統(tǒng)在五角大樓發(fā)布該報告的儀式上表示:“我們的目標很簡單:確保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偵測并銷毀任何針對美國發(fā)射的導彈?!?/p>
美國當下的導彈防御體系已經是全世界最高調的,它的“薩德”等導彈防御系統(tǒng)一直在圍繞俄羅斯、中國的地區(qū)擴大部署,另外?;闹嫠苟芟到y(tǒng)也參加了導彈防御網的編織。不過一般認為,美國導彈防御體系的可靠性并不高。它對付朝鮮、伊朗的少數(shù)導彈襲擊尚有可能起作用,但是很難應對俄、中大規(guī)模且先進的導彈力量。俄、中兩國高超音速導彈的進展尤其讓美國導彈防御體系力不從心。
從里根時期“星球大戰(zhàn)”計劃開始,美國的導彈防御體系建設時緊時松??偟膩砜?,它發(fā)揮了一些心理威懾作用,并且通過研制、部署的過程制造了一些政治影響,比如促進了與部署國更加緊密的同盟關系。
導彈和防御體系是矛與盾的關系,科技進步是均衡的,攔截技術發(fā)展的同時,攻擊技術同樣會發(fā)展。茫茫空天之間,攻擊性導彈總是會比攔截系統(tǒng)更加靈活和出其不意,前者在每一輪競賽中取勝的可能性都要大得多。
然而美國就是要發(fā)力發(fā)展導彈防御體系,它的目的是要打破確保相互摧毀的核時代基本規(guī)則,力圖讓自己成為能夠摧毀對方、同時似乎有能力阻止對方摧毀自己的唯一國家。這樣可以讓美國技高一籌或者半籌,從而形成美獨步天下的戰(zhàn)略優(yōu)勢。
裝載了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幾乎是不能用的,因為那將意味著人類遭遇毀滅性的核戰(zhàn)爭。也就是說,戰(zhàn)略性的導彈防御體系也是不應有機會投入實戰(zhàn)的。這樣一來,導彈攔截系統(tǒng)的準確性其實是第二位的,更重要的、有日常價值的是它帶來的政治過程。
美國輿論對該計劃的支持度,其他國家對它持什么態(tài)度,特朗普推動該計劃將如何影響他的支持率,這些問題更具有實質和現(xiàn)實的意義。
華盛頓要這么干,世界上沒有力量能夠阻攔它。美方一段時間以來聲稱退出當年美蘇的中導條約,指責中國這些年發(fā)展導彈技術,很大程度上是為推出新的導彈防御計劃做準備。星期四的計劃同時是一種宣示:美國又要引領導彈防御體系的競賽了。
然而美國不太可能做一個它自己絕對安全,而俄、中等國的安全保障被其擊碎的國家。各國的安全應當成為一個相互交織的體系,而不能是其他國家用犧牲自己的安全來構建美國獨一無二的特權。無論美國制定多龐大的預算,都買不來想要的人類社會前所未有的“安全霸權”,它永遠都會感到離它想要的那個境界差一大步。
它差的這一大步其實并非技術上的,而是它對緩和國際緊張所缺少的誠意和它欠世界的那份努力。
總體上看,美國導彈防御體系是一個超級“面子工程”,它能給美國當政者帶來政治好處,也能拿到國際舞臺上唬唬人,但它既恐嚇不了俄中這樣的核大國,也對美國與朝鮮、伊朗的談判沒有實際意義。也許把它用來騙美國人,是它最管用的時候。(環(huán)球時報社評)